可比性原則包括哪些具體內容(可比性原則包括哪些內容)

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是進行會計核算的指導思想和衡量會計工作成敗的標準。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有十三條,可以歸納為三類:一類是衡量會計質量的一般原則,一類是確認和計量的一般原則,一類是起修作用的一般原則。

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

客觀性

客觀性原則是指會計核算應當以實際發(fā)生的經濟業(yè)務為依據,如實地反映經濟業(yè)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做到內容真實、數字準確、資料可靠??陀^性原則包括真實性、可靠性和可驗證性三個方面,是對會計核算工作和會計信息的基本質量要求。真實的會計信息對國家宏觀經濟管理、投資人決策和企業(yè)內部管理都有著重要意義,會計核算的各個階段都應遵循這個原則。

相關性

相關性原則是指會計信息應當符合國家宏觀管理的要求,滿足有關各方了解企業(yè)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需要,滿足企業(yè)加強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會計的主要目標就是向有關各方提供對決策有用的信息,如提供的信息與進行決策無關,不僅對決策者毫無價值,而且有時還會影響他們作出確決策。所以會計核算的提供的信息資料必須對決策者有用才行。

一致性

一致性原則是指會計處理方法前后各期應當一致,不得隨意變更。這樣才便于同一企業(yè)的不同會計期間的會計信息進行比較,從而對企業(yè)不同期間的經營管理成果有一個直觀的了解。一致性原則并不否定企業(yè)在必要時對會計處理方法作適當變更當企業(yè)的經營活動或國家的有關政策規(guī)定發(fā)生重大變化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變更會計處理方法,但要將變更的情況、變更的原因及其對企業(yè)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在財務報表批注中加以說明。

可比性

可比性原則是指會計核算應當按照規(guī)定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會計指標應當口徑一致,相互可比。只有遵循可比性原則,一個企業(yè)才可以同本行業(yè)的不同企業(yè)進行比較,了解自己在本行業(yè)中的地位,存在哪些優(yōu)勢和不足,從而制定出確的發(fā)展戰(zhàn)略。另外指明一點,一致性和可比性實際上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一致性原則解決的是同一企業(yè)縱向可比問題,而可比性原則解決的是企業(yè)之間橫向可比的問題。廣義上說,兩者均可稱為可比性。

及時性

及時性原則是指會計核算應當及時進行,保證會計信息與所反映的對象在時間上保持一致,以免使會計信息失去時效。凡會計期內發(fā)生的經濟事項,應當在該期內及時登記入賬,不得拖至后期,并要做到按時結賬,按期編報會計報表,以利決策者使用。特別是當今信息社會,會計資料若不及時記錄,會計信息不及時加工、生成和報送,就會失去時效,變成一堆沒用的信息,對進行決策也就不會有任何幫助??梢?,會計信息的及時性要求,是其有用性的限制因素。

清晰性

清晰性原則是指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都應當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能清楚的反映企業(yè)經濟活動的來龍去脈及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根據清晰性原則,會計記錄應準確清晰,賬戶對應關系明確,文字摘要清楚,數字金額準確,手續(xù)齊備,程序合理,以便信息使用者準確完整的把握信息的內容,更好的加以利用。

配比性

收入與費用配比原則是指收入與其相關的成本費用應當配比。這一原則是以會計分期為前提的。當確定某一會計期間已經實現收入之后。就必須確定與該收入有關的已經發(fā)生了的費用,這樣才能完整的反映特定時期的經營成果,從而有助于確評價企業(yè)的經營業(yè)績。配比原則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因果配比,即將收入與對應的成本相配比;二是時間配比,即將一定時期的收入與同時期的費用相配比。

重要性

重要性原則是指在選擇會計方法和程序時,要考慮經濟業(yè)務本身的性質和規(guī)模,根據特定經濟業(yè)務對經濟決策影響的大小,來選擇合適的會計方法和程序。重要性原則與會計信息成本效益直接相關。堅持重要性原則就能夠保證會計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如對于不重要的項目,也采用嚴格的會計程序,分別核算,分項反映,就可能會導致會計信息成本高于收益。在評價某些項目的重要性時,一般來說,應從質和量兩個方面來分析。從質上來說,當某一事項有可能對決策產生一定影響時,就屬于重要項目;從量上來說,當某一項目的數量達到一定規(guī)模時,就可能對決策產生影響。

謹慎性

相關文章

18729020067
18729020067
已為您復制好微信號,點擊進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