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稅額怎么算出含稅金額(知道稅額怎么算含稅金額)

1. 什么時候含稅,什么時候不含稅?

我們都知道, 在計算銷項稅額時經(jīng)常碰到的問題就是含稅,不含稅。不含稅就可以直接用了,而含稅需要“大數(shù)變小數(shù)”進行計算后才可進行下一步。那到底含不含稅,我們梳理就有一些幾種情況了:

(1)題目直接告訴我們是否含稅;

(2)題目沒有任何提示時視為不含稅收入;

(3)開具專用發(fā)票的時候是不含稅收入,開具普通發(fā)票的時候是含稅收入;為什么,我也沒搞清楚,題目就是這么規(guī)定的。

(4)零售額是含稅收入;

(5)價外費用是含稅的;

(6)押金是含稅的;

(7)兼營非應稅勞務一并征收增值稅時,非應稅勞務收入為含稅的;

(8)出口貨物轉(zhuǎn)內(nèi)銷的時候,銷售額是含稅的。

2.對于含稅不含稅的混淆,有沒有例子?

(1)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銷售額為不含稅銷售額,普通發(fā)票上注明的銷售額為含稅銷售額,這是題目中最常見的表達方式。

【例2-17】某工業(yè)企業(yè)(增值稅一般納稅人),1999年10月購銷業(yè)務情況如下:

①購進生產(chǎn)原料一批,已驗收入庫,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地價、稅款分別為23萬元、3.91萬元,另支付運費(取得發(fā)票)3萬元;

②購進鋼材20噸,已驗收入庫,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價、稅款分別為8萬元、1.36萬元;
③直接向農(nóng)民收購用于生產(chǎn)加工的農(nóng)產(chǎn)品一批,經(jīng)稅務機關批準的收購憑證上注明價款為42萬元,同時按規(guī)定繳納了收購環(huán)節(jié)農(nóng)業(yè)特產(chǎn)稅2.1萬元;
④銷售產(chǎn)品一批,貨已發(fā)出并辦妥銀行托收手續(xù),但貨款未到,向買方開具的專用發(fā)票注明銷售額42萬元;
⑤將本月外購20噸鋼材及庫存的同價鋼材20噸移送本企業(yè)修建產(chǎn)品倉庫工程使用;
⑥期初留抵進項稅額0.5萬元。
要求:計算該企業(yè)當期應納增值稅額和期末留抵進項稅額。

【答案】當期銷售項稅額=42×17%=7.14(萬元)。(其他步驟略)
【解析】此題是2000年考試真題,根據(jù)題干④給出的條件“開具的專用發(fā)票注明銷售額42萬元”,可以得知不含增值稅銷售額為42萬元,所以直接乘以稅率17%就可以得出銷項稅額。

(2)價外費用和逾期包裝物押金為含稅銷售額。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包括納稅人自己或代其他部門)向購買方收取的價外費用和逾期包裝物押金,應視為含稅收入,在征稅時換算成不含稅收入并入銷售額計征增值稅。

【例2-18】一位客戶向某汽車制造廠(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定購自用汽車一輛,支付貨款(含稅)250800元,另付設計、改裝費30000元。該輛汽車計征消費稅的銷售額為( )。
  a.214359元    b.240000元
  c.250800元    d.280800元
【答案】b
【解析】本題是1999年考試真題,要求計算計征消費稅的銷售額,也就是不含增值稅的銷售額,應為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但不包括收取的增值稅。價外費用視為含稅收入,換我們所述的公式換算為不含稅收入。則不含增值稅銷售額為(25080+3000)÷(1+17%)=240000(元)。
(3)組成計稅價格為不含稅銷售額。無論是計算應稅消費品的組成計稅價格或者是非應稅消費品的組成計稅價格,按照公式計算出來的結(jié)果就是“計稅價格”,也就是不含增值稅的價格,切記不可以再對組成計稅價格進行價稅分離。

【例2-19】某軋鋼廠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某月委托某鋼窗廠加工一批鋼窗用于職工宿舍樓的建設,委托加工鋼材成本為5000元,支付加工費為3000元,隨同加工費支付的進項稅額為510元,則該項業(yè)務的銷項稅額是多少?
【答案】組成計稅價格=(5000+3000)×(1+10%)=8800
銷項稅額=8800×17%=1496(元)
【解析】將委托加工收回的鋼窗用于職工福利應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由于軋鋼廠無同類鋼窗的銷售價格,所以應按組成計稅價格計提銷項稅額。鋼窗不屬于應稅消費品,所以成本利潤率應為10%。得出的組成計稅價格直接乘以鋼窗的適用稅率17%就是銷項稅額。
(4)商店零售價為含稅銷售額。

【例2-20】某化工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某月批發(fā)銷售成套化妝品25萬件,開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取得銷售額6000萬元;零售成套化妝品8萬件,開具普通發(fā)票,取得銷售收入2340萬元。則該月該化工企業(yè)銷項稅額是多少?
【答案】增值稅銷項稅額=[6000+2340/(1+17%)]×17%=1360(萬元)。
【解析】本題是自2000年考試真題中摘錄的部分內(nèi)容,專用發(fā)票注明的銷售額為不含稅銷售額,零售業(yè)務開具的普通發(fā)票上注明的銷售收入為含稅銷售收入。
(5)出口貨物視同內(nèi)銷時的銷售額為含稅銷售額。
【例2-21】稅務機關在對某出口企業(yè)出口情況進行審核時,發(fā)現(xiàn)有一批fob價折合117萬元人民幣的一般貿(mào)易出口貨物超期90日一直未對退稅部門做申報退稅,該貨物征稅率17%,退稅率11%,出口當月已將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計入外銷成本。該項視同內(nèi)銷業(yè)務應補繳多少增值稅?
【答案】該企業(yè)應向征稅部門申報銷項稅為=117÷(1+17%)×17%=17(萬元)
將已列入成本的征退稅率之差轉(zhuǎn)入進項=117×(17%-11%)=7.02(萬元)
該項視同內(nèi)銷業(yè)務應補繳增值稅=17-7.02=9.98(萬元)
【解析】關于出口貨物視為內(nèi)銷的時候,出口離岸價是否含稅的問題是考生比較難以理解的。解決的方法是明確“免稅”的環(huán)節(jié),明確是對誰免的稅,一般貨物出口時是免征增值稅,免征的是銷售方從購貨方收取的銷項稅額(購貨方不會因為銷售方是否免稅而改變所支付的貨款),出口離岸價117萬元本身是含著購貨方支付的稅額的,當國家對這部分稅額免征的時候,納稅人可全部將117萬元作為銷售收入。當117萬元不符合免稅條件而需征稅的時候,只需將117萬元價稅分離,計算其中包括的“稅額”,即117÷(1+17%)×17%=17(萬元)。
(6)增值稅混合銷售行為和兼營的非應稅勞務,依法應當征收增值稅的,其銷售額分別為貨物與非應稅勞務的銷售額的合計、貨物或者應稅勞務與非應稅勞務的銷售額的合計。此時提供的非應稅勞務所取得的收入為含稅收入,計稅時應換算為不含稅收入(銷售額)。
【例2-22】某建材商店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主要經(jīng)營建材和電纜銷售,營業(yè)執(zhí)照上注明還兼營電纜安裝業(yè)務。2008年5月份該商店銷售建材取得不含稅銷售額為20萬元,銷售電纜取得不含稅銷售額10萬元,其中8萬元電纜在銷售的同時給客戶安裝,另外又收取安裝費共5.85萬元,并且單獨記賬核算。則該商店當月應納增值稅銷售額是多少?
【答案】銷售額=20+10+5.85÷(1+17%)=35(萬元)。
【解析】安裝業(yè)務本身屬于營業(yè)稅征稅范圍,但本題中的安裝業(yè)務發(fā)生在銷售電纜的同時,屬于增值稅混合銷售行為,非應稅勞務應一并繳納增值稅,提供非應稅勞務取得的收入5.85萬元應換算為不含稅銷售額計算繳納增值稅。
(7)查出的隱瞞收入由于沒有計稅,所以屬于含稅銷售額。
【例2-23】某商店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某月銷售一批貨物未進行賬務處理,隱匿銷售收入234萬元,后經(jīng)稅務機關檢查發(fā)現(xiàn),依法給予補稅并罰款的處理。假設該貨物適用稅率為17%,商店在購進該批貨物的時候,負擔了增值稅,但為了逃避納稅沒有索取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則針對該項業(yè)務,商店應補增值稅為多少?
【答案】應補增值稅=234÷(1+17%)×17%=34(萬元)。
【解析】隱藏銷售收入包括沒有進行賬務處理的收入、掛在往來賬戶的收入等,因為納稅人將收入隱藏了,沒有進行相應的流轉(zhuǎn)稅的處理,所以該收入為含稅收入。
(8)銷售舊貨取得的收入一般為含稅收入。

例題略

相關文章

18729020067
18729020067
已為您復制好微信號,點擊進入微信